北京养老机构床位达10.7万张
“十三五”期间,北京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养老金由每月人均3573元增加到4365元
昨日,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健康北京建设专场,市卫生健康委、市老龄办、市疾控中心、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全市常住老年人口371.3万人
北京市老龄协会副会长孙立国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市常住老年人口371.3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7.2%;户籍老年人口367.7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6.4%。“十四五”时期,全市老年人口将增长100万人,增速将明显超过“十三五”时期,2025年将达到500万人,进入中度人口老龄化时期。
孙立国介绍,“十三五”时期,北京市老龄事业获得发展。截至2020年11月底,北京老旧住宅楼累计加装电梯1601部。截至2020年上半年,共审查保障房项目143个,均按规范要求进行了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设计,其中有26个约310万平方米的保障房项目,优化了养老服务设施和适老化设施的设计。城市低地板公交车、城市无障碍公交车分别占城市公交车总数的85%和73%,老年人社会优待对象扩大到60岁至64岁老年人,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了优待服务。
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53家
北京医疗机构普遍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在全国率先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累计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53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已达到69.6%,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可以享受免费体检、痴呆风险筛查(脑健康体检)以及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免费接种服务;百岁户籍老人可以享受价值3000元的居家健康服务。初步形成了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等融合发展、相对成熟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全市544家养老机构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
健康北京建设
老年人
●截至2019年底,全市常住老年人口371.3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7.2%;户籍老年人口367.7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6.4%
●“十四五”时期,全市老年人口将增长100万人,2025年将达到500万人
养老金
2016年至2020年
●城镇职工养老金由每月人均3573元增加到4365元,增长22.2%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月人均566元增加到830元,增长46.6%
●福利养老金由每月人均425元增加到745元,增长75.3%
截至2020年11月
●北京运营养老机构544家,其中建成运营养老照料中心235家,养老机构床位10.7万张;建设养老服务驿站1005家
医疗卫生机构
2019年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11340所,比2015年增加915所,年均增长率为2.1%
●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数从2015年的5.5张上升到2019年的6.2张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人次为2.64亿,出院435万人次
疫情防控
●全市组建了3600人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实行7×24小时应急值守,24小时内调查完毕
●全市核酸检测机构增至241家,日检测能力达到73.8万份
“十三五”时期
●北京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从2016年138/10万降至2019年的123/10万,降幅11%
●北京维持35年无脊髓灰质炎、24年无白喉、19年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报告
●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为全国最低;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新报告病例数稳中有降;流脑、乙脑等疫苗可预防疾病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
【养老金】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增加到830元
“十三五”期间,北京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2016年至2020年,城镇职工养老金由每月人均3573元增加到4365元,增长22.2%;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月人均566元增加到830元,增长46.6%;福利养老金由每月人均425元增加到745元,增长75.3%。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2020年10月,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石景山全区。老年人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水平进一步提高,统筹建立了老年人服务补贴津贴制度,符合条件的困难老年人每月可领取100元、200元、300元的养老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可领取200元、400元、600元的护理补贴,高龄老年人可领取100元、500元、800元的高龄津贴。
在养老服务体系建立方面,截至2020年11月,北京运营养老机构544家,其中建成运营养老照料中心235家,养老机构床位10.7万张;建设养老服务驿站1005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重点对接失能、失智、独居和高龄老人多样化服务需求,提供巡视探访、日间照料、呼叫服务、助餐服务等基本服务。乡村文化旅居养老、城乡互助养老、农村邻里互助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蓬勃发展。
【疫情防控】
北京储备负压病床近3000张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副主任(兼)钟东波介绍,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方面,北京进一步完善了“3+2”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布局,储备负压病床近3000张,负压救护车增至115辆,14家市属医院17个院区发热门诊改造项目经验收目前全部实现开诊。鼠疫等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置及防控能力建设项目基本完成,20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更加规范科学。
他表示,北京传染病报告、症状监测系统已经覆盖全市600余家医疗机构,已将7个交通枢纽和1014家药店作为监测哨点,冷链食品、生产经营环境及快递等人员常态化监测机制更加完善;全市组建了3600人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实行7×24小时应急值守,24小时内调查完毕;全市核酸检测机构增至241家,日检测能力达到73.8万份。
院前医疗急救体系逐步优化,出台了《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院前急救站点布局更加科学,急救呼叫号码实现统一,突发事件紧急救援联动和救护车快速通行保障机制基本建成,“十三五”期间,新建急救站点89个,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95%。
【应急救援】
推进疾控应急体系变革创新
钟东波介绍,“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好《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提升急救应急救援和转运能力,加强急救站点和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结合;统筹规划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加强病原检测技术方法储备;提升医院诊疗能力,加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负压病房等设施建设,推行多学科诊疗模式,推进疾控应急体系变革创新。
【传染病】
北京市传染病处于低流行水平
北京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黄春介绍,“十三五”时期,北京市传染病处于低流行水平,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从2016年138/10万降至2019年的123/10万,降幅11%,2020年1月至11月,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2.8%。维持35年无脊髓灰质炎、24年无白喉、19年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报告;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为全国最低;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新报告病例数稳中有降;流脑、乙脑等疫苗可预防疾病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
【疾控工作】
市疾控中心加快推进新址建设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给社会带来巨大影响?;拼航樯埽涌焱平屑部刂行男轮方ㄉ韬褪?、区两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最大限度满足常态化防控和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时的运行需要。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疾控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面对新冠肺炎重大疫情时,全市疾控人忠诚履职,切实维护首都人民健康,保障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社会和百姓认可。“十四五”即将开局,疾控工作要紧紧围绕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瞄准全球公共卫生发展方向,准确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认真落实《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所赋予的重点任务,实现全市疾控工作新发展。
未来,疾控部门将构建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医院和相关重点场所的传染病动态监测系统,实现病例、症状和环境、物品及人等病原学监测信息实时汇集、分析和预警。
黄春还表示,加快推进市疾控中心新址建设和市、区两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最大限度满足常态化防控和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时的运行需要,筑牢首都人民健康安全“堤坝”。(记者戴轩)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