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特稿:登革热来势汹汹 东南亚各国加强应对
新华社记者
在东南亚地区,登革热疫情几乎年年有,但今年的来势格外凶猛: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病例数大幅超过去年同期,且丝毫没有减缓迹象。对此,各国纷纷采取发布警报、积极灭蚊、加强防控等应对措施,力争打赢这场抗击登革热的硬仗。
来势汹汹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今年肆虐东南亚多国的登革热疫情呈现感染人数多、死亡病例多、病例增长快等特点。
8月13日,患者们在菲律宾甲米地省一处登革热应急医疗站接受治疗。新华社发(鲁埃勒·乌马利 摄)
菲律宾如今已成为今年东南亚地区登革热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该国卫生部数据显示,截至7月27日,菲律宾今年已登记超过16.7万例登革热病例,较去年同期高出96%。截至7月20日,已有622人因感染登革热死亡。
越南今年登革热病例数也已突破10万。据越南卫生部统计,截至7月29日,越南登革热病例已超过10.5万例,是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其中至少10人死亡。
马来西亚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该国今年登革热病例数已超8.2万,截至8月4日,死亡人数达到113人。
孟加拉国今年登革热病例数已超过4.3万例,致死40人。按照官方最新数据,10日上午8时至12日上午8时,两天的新增病例数超过4400例。
老挝登革热感染和致死人数也在不断攀升。该国卫生部宣布,截至8月11日,老挝今年登革热病例已超2.2万例,致死53人。
多重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登革热发病率近几十年在全球大幅度上升,其中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域受影响最为严重。促使登革热加速蔓延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城市化、人口和物资快速流动、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缺乏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等领域的工作人员等。
菲律宾卫生部部长弗朗西斯科·杜凯日前表示,菲律宾每隔3到4年就会迎来一次登革热疫情暴发高峰期,上次高峰期出现在2016年,因此预计今年病例会明显增多。另外,近年来菲律宾城市化导致人口聚集以及气候变化也可能助推疫情蔓延。
菲律宾圣卢克医院传染病专家瑞安·洛林介绍,登革热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易感人群传播。雨季来临时,蚊子会在积水较多的地方迅速、大量繁殖,而这些地方如果聚集了大量人口,疫情就更易快速传播。
越南公共卫生专家说,越南南部地区高温多雨的天气状况和当地居民储存雨水的生活习惯为蚊子繁殖提供了温床,民众防护意识不强也是当地登革热多发的重要原因。
老挝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今年登革热疫情严重还与病毒类型有关,当地很多人感染了2型和4型登革热病毒,其中2型登革热病毒会导致体内出血,致死率高,且检测发现一些病毒已出现变异。老挝卫生部部长本贡·西哈冯介绍说:“感染2型登革热病毒后两天内就会出现危险症状,而其他类型病毒要四五天才发病?!?/p>
强化防控
今年初,世卫组织已将登革热列为2019年全球健康面临的十大威胁之一。面对持续蔓延的疫情,东南亚各国均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8月13日,在菲律宾甲米地省一处登革热应急医疗站,一名母亲照顾自己患病的孩子。新华社发(鲁埃勒·乌马利 摄)
菲律宾卫生部6日宣布全国进入登革热疫情暴发状态。此前,菲政府已在该国多个地区发布登革热疫情警报,以敦促各地加强疫情防控以及对感染人群救治的力度,并对医院、诊所、社区和学校等加强管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
越南政府提醒居民们清空储水容器、多穿长袖衣服、尽量使用蚊帐。自本月起,各地卫生部门将组织多次大规模杀灭蚊子幼虫的活动。在疫情严重地区,不按规定杀灭蚊子幼虫的组织和个人可能面临??睢2糠值缧旁擞桃蚕蛴没悍⒍绦?,提醒人们将易积水容器倒置,妥善收集处置含水垃圾。
孟加拉国政府也采取诸多举措,如大力开展灭蚊行动、在所有医院设立登革热一站式服务点、免除登革热相关检测试剂进口关税等。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近日要求民众保持住宅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并表示如果个人负责的水域内发现有蚊子卵,相关部门可以对其处以罚款。
老挝卫生部已于上月8日发布全国登革热疫情警报,建议全国民众清除蚊子可能滋生的场所。此外,政府还要求提高登革热诊疗水平以降低死亡率,提醒民众出现不适时及时就医,不要自行购药服药。
高科技手段也将助力疫情防控。马来西亚正计划推广“释放注射了沃尔巴克氏菌的伊蚊”计划,这种良性菌能够控制伊蚊繁殖能力和病毒传播能力。此外,该国卫生部门还考虑使用人工智能帮助监测和预测登革热病例。(执笔记者:刘石磊;参与记者:袁梦晨、郑昕、王迪、陶军、李雯、刘春涛、章建华)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