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山野,悠悠岁月。穿越承载荣光与热血的时空,在新时代,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什么是井冈山精神?革命斗争的星星之火,又是如何形成燎原之势的?《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系列特别报道,带您感悟百年大党不朽精神丰碑的力量。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山势险要,易守难攻。1927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从湘赣边界出发,翻山越岭,引兵井冈,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土地法。这部土地法是中共湘赣边界党组织结合中央的指示精神,总结井冈山土地革命的经验,在1928年12月制定出台的。井冈山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当地群众积极参军,并组织赤卫队、暴动队、青年团、妇女会等协助红军开展工作,保卫胜利果实。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革命现实,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进行了一系列成功实践,体现出“实事求是、敢闯新路”这一井冈山精神的核心。
井冈山斗争时期,敌人对红军进行频繁的军事进攻和严密残酷的封锁。1928年8月,面对国民党军队四个团的兵力,守卫在黄洋界上的红军两个连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顽强反击,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正是有了群众这“真正的铜墙铁壁”,党和红军才多次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紧紧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重要法宝。
在两年零四个月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共有4.8万余人为革命捐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精神在理想教育的传承中历久弥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薪火相传,不断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监制:刘刚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
统筹:幸培瑜、韩珅
编导:王志斌、危颖、甄晓博、潘志伟、王安浩维、刘润芝
记者:刘彬、余刚
包装:夏勇
海报:包雨佳(实习)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