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寒假期间,空军航空大学学员刘禹彤为自己的太姥爷庆祝百岁生日,两代军人合影留念。朱晨奇摄
“咔嚓”一声,空军航空大学学员刘禹彤面露笑容,一张特别的合照在此刻定格。照片里,两身军装格外抢眼——刘禹彤穿着军装,身边坐着的老人穿着老式军装,那是她的太姥爷。
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回到泰安老家过年的刘禹彤完成了一件“大事”:给自己的太姥爷邓立庠过生日。
今年1月20日,抗美援朝老兵邓立庠迎来百岁生日。生日宴上,刚一见到刘禹彤,老人就问她在军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不时给她的碗里夹菜。
谈话间,邓立庠老人用方言讲起当年在零下40摄氏度的雪地中作战,只能用炒面和着雪充饥,尽管饥寒交迫,志愿军将士们仍展现出令敌人胆寒的战斗力。“那时候要是有这样的饭菜就好了。”老人感慨道。
听着太姥爷的话,刘禹彤眼眶有些湿润。她起身为太姥爷整理身上那件承载光荣记忆的军装,并分享起自己参加强行军的经历。
山高路远,负重行军几十公里,刘禹彤和战友们的体力早已逼近极限。在翻越一个山口时,不知是谁带头唱起了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雄壮激越的歌声,激励着他们彼此支撑,坚持走到了休息点。
“现在的后勤保障坚持一切从实战要求出发,自热食品随需随吃,新式迷彩大衣既保暖又轻便。”听到刘禹彤这样讲,老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席间,刘禹彤的妈妈第一个站起身举杯祝福,全家人依次给百岁老兵送上生日祝福。刘禹彤向太姥爷敬了个军礼,老人起身庄重回礼。
“太姥爷,您的伤是怎么回事?”刘禹彤的小表弟指着老人敬军礼的手问道。
“手臂上的坑坑洼洼啊,是当年背着伤员撤离时被炮弹皮崩的……”老人说着,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炮火连天的岁月。
轻抚老人手臂上的伤痕,刘禹彤深受触动。老兵与新兵,传承与使命,刘禹彤立志要在军校刻苦学习,不断提升军事素养,争当本领过硬的新时代革命军人。(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