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中国|给孩子讲的家乡故事:烩粉皮-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1/17 16:46:15
来源:新华网

溯源中国|给孩子讲的家乡故事:烩粉皮

字体:

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粉皮,做法不一。家乡有一道烩粉皮,在外面很少见,很多淮扬菜馆都没有这道菜,偶尔出现在菜单上被点率也不高,做得也不正宗,但在乡里,村民很喜欢,喜宴必定有它,过年更是少不了它。

粉皮与粉丝在原料和原理上应该是一样的,可以算作兄弟,但存在形式却有不同。在家乡,粉丝都是从市场上买的成品,没有见过哪家自家做过粉丝;粉皮过去都是从市场上买来淀粉自家做的,当时农村市场上也看不到做好的粉皮出售。对于一家一户来说,做粉皮的工艺相对有点耗工耗时,但准备年货、筹划喜宴即便再忙,也要留出时间精力专门制作粉皮。

粉皮的基础是淀粉。做粉皮,村民们喜爱用豌豆粉、绿豆粉、山芋粉,这个当时家里做不了,需要去农贸市场购买。买淀粉的同时,还要额外准备好两到三个旋粉皮用的浅底金属圆盘。八、九十年代煤炉上常使用圆柱体铝锅,土话称为钢囊锅,这个锅最容易坏在锅底,一旦出现漏眼,多数农户会找专门的修锅匠换个锅底。换了锅底后的铝锅会在底部上方一点多出一圈焊接的环。锅底坏了修好后经常不久又坏了,有的锅换了好几次锅底,那个环越来越多,铝锅也越补越深。准备换作锅底的浅底铝盘,是做粉皮的绝佳工具。

做粉皮是一门技术活,但程序并不繁琐。首先是泡淀粉,把淀粉倒入盆中,加入清水。泡一段时间后,进一步捣碎捏细,放点盐,用筷子或者手反复搅拌粉浆。淀粉与水一般按重量1:1.2配比,水多了太稀,粉多了过稠。搅拌均匀后可以用滤网把粉浆过滤一遍,后续旋的过程中视沉淀情况适时加以搅拌。

在粉浆静置的同时,烧好一锅开水,准备好有满半盆冷水的盆,无论是热水锅还是冷水盆,开口都要大于浅底铝盘。把浅底铝盘放入开水锅中,舀一勺适量的粉浆,迅速均匀地倒入浅底铝盘,用手拨动盘边,铝盘就在开水锅里旋转起来,粉浆在铝盘中向四周进一步摊平,待其慢慢停下来,液态的、乳白的粉浆就变成了薄薄的、透明的固态粉皮。把装有成型粉皮的浅底铝盘迅速地扔入冷水盆中让其冷却,同时开始新一轮的放盘、舀浆、旋皮。在粉浆定型的同时,冷水盘中的粉皮温度也低了下来,用手轻轻揭开,一个圆圆的粉皮就落入水中。接着,把空了的冷却的浅底铝盘放入沸水中,把装了定型粉皮的高温浅底铝盘放入冷水,经过这样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几个小时后就做好了几十张粉皮,圆圆的,薄如棉布、平滑透明。

做粉皮一般一个人就能完成,但在过年前夕,孩子们都放了假,经常跟着帮忙,在水盆里剥下旋好的粉皮,看着浮在水中,手虽然有点冰凉,但颇有成就感。

粉皮一般放在水中保存,既不粘连也可以保持新鲜。家乡因此也把粉皮叫做“水粉”。吃的时候取出需要的分量,用刀横竖几下切成方块状。

最常见的是配鸡丝鸡汤。小火慢炖好一锅老母鸡汤,取出鸡肉撕成丝。适当炒制一下粉皮和鸡丝,根据家人喜好加入鸡蛋皮、木耳甚至一些时令蔬菜,比如菠菜,经过适当的火候,添一些家姜、盐,煮至粉皮微卷出锅,撒些葱花、青蒜、胡椒粉,滴点麻油,美味可口的鸡丝烩粉皮就出炉了。乡间正式一点的农家宴席都会上这道菜。这是很多孩子的最爱。孩子跟着大人参加喜宴,当地俗话叫“做锅铲子”,孩子总是馋的,只要能吃到好吃的食物,也不会在乎好笑的称呼,上桌入席后往往最期待这道烩菜。

烩粉皮其实最顶级的搭配是甲鱼(土话称为“甲鳖”)。甲鱼清汤煨好,肉骨分离拆解后放入粉皮,甲鱼的胶原蛋白和粉皮的丝滑融汇成绝佳的囗味。甲鱼虽然是土产,但终究价高量少,比较贵重,很少人家会这样做。

家里日常吃就会随意一点,主要取决于家里有哪些食材。圆骨汤、蹄膀汤甚至鲫鱼汤、黑鱼汤等,都可以用来烩粉皮。过年时吃得最多的还是坨子汤烩粉皮。煮肉坨子的汤,单独喝难免油腻,用来烩粉皮,坨子汤物尽其用、没有浪费,粉皮还更加有味。耗时耗工的两大乡间美食再次碰撞在一起,给村民特别是孩子们留下了难忘的味觉享受和记忆。

过去,家里不做淀粉,菜市场不卖粉皮。如今农户家里有了破壁机、豆浆机,也可以做淀粉,过年时家里做粉皮,已经把工序前移到做淀粉的环节。现在市场上也有成品的粉皮出售,据说镇上做得最好的是我一个表叔家,圆而不大的粉皮,晾干便于保存携带,一张摞着一张,每到逢集和过年过节供不应求。很多外出打工就业的人返乡时,也会买上带走一些家乡的粉皮和盐卤豆腐、卜页,回味儿时的味蕾和挥之不去的乡情。

【纠错】 【责任编辑:周亦张】